傍晚在醫院的美食街坐著看書,
一對父母帶著打了點滴的兒子和蹦蹦跳跳的女兒來到我旁邊的空桌。
兒子大約兩歲多,女兒不超過五歲,
都正值活潑的年紀。
在父親去點餐的時間裡,
我不斷聽到母親喝叱她的小女兒:
「XX,你煩死了,走開!」
「你再不給我好好坐著,我就揍你。」
「你還要起來?我揍你喔!」
由於這樣的語句實在出現得太頻繁,
我悄悄地停止了看書,
觀察這對母女的互動。
實際上小女孩並沒有做什麼太調皮的舉動,
也沒有干擾到其他用餐的人,
她就是不太想好好地安靜地坐在美食街的長椅上,
所以在長椅周邊走動,
或是扶著長椅做出跨腳的姿勢,
但她最常做的,
是從她被母親要求坐好的地方起身,
繞過桌子走到坐在弟弟旁的母親身邊,
然後在母親喝叱下扁著嘴回到母親的對面。
過一會兒父親端著一盤餐點回來了,
擱到母親的面前,然後坐到女兒身邊。
這位母親開始吃起餐點,
然後對著丈夫數落女兒的不是:
「皮死了!沒看我已經很忙了嗎!還在那邊晃來晃去搞什麼!」
父親默默地坐在女兒身邊,
女兒沉默地望著母親。
母親抓起兒子的手向丈夫揮了揮:
「你看這邊都瘀青了,
剛剛那個第一針根本就歪掉了。」
父親倒是頗為理性:
「小孩子點滴本來就不好打,
你又在旁邊指指點點盯著看,
第二針就打上已經不錯了。」
「什麼叫第二針打上就已經不錯了?
你到底有沒有在乎你兒子啊!
很痛好不好!……XX你走開!
你再過來我就要揍你了!」
小女孩在父母對弟弟的點滴爭執時走到了母親和弟弟中間,
母親的暴喝讓她又趕緊回到父親的那一側。
一直到他們離開前,
我仍持續聽到母親說著要女兒滾開、要揍女兒的話語,
即使她未曾動手,
我卻相信小女孩的心已經有了傷痕,
而我始終盼望著那位相對理性的父親,
在面對妻子對孩子的言語暴力時,
可以少一點沉默,
也許他可以摟住女兒、
告訴女兒:「媽媽不是不愛你,但是弟弟生病了,
媽媽照顧弟弟很累,所以你先讓媽媽好好照顧弟弟好嗎?
有什麼想做的事可以告訴爸爸。」
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也許這位父親已經知道面對妻子時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沉默。
而無論怎麼替那位母親找藉口,
她對孩子的惡言都不是一位母親該有的言教,
我只旁觀了這個家庭一個小時,
卻彷彿看到了十年後這個家庭會有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