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jpg

商周文章點評:

空姐與醫生結婚12年,35歲離婚後沒贍養費...不論多麼幸福,女人一定要守住工作

 

 

這幾天網路上又流傳著這樣標題有聳動之嫌的文章,

標題下的技巧高明,

利用了「空姐」、「醫師」這兩個具有光環與容易讓人興起八卦好奇的職業,

並植入兩個數字,

人對於在自身理解範圍內的數字/數據也會受到吸引,

這和一個人數學好不好無關。

結婚12年其實不是什麼特別的數字,

不過35歲離婚是年輕的離婚年齡(畢竟許多人這個年紀都還沒結婚呢)

就突然襯托出前面的那個12年對於一個35歲女性是一個長的數字。

於是這樣的標題可能就吸引了一些想看八卦的人點進來了。

 

實際上這篇文章前半鋪陳的八點檔劇情,

就有許多漏洞存在。

例如敘述到醫師丈夫外遇,

還不時言語羞辱暴力相向

最後花了數十萬律師費辛苦爭取到孩子的監護權,卻也拿不到一毛錢贍養費,沒有房子,沒有錢……

 

等等,這律師是哪來的技巧這麼差的律師啊?

打過婚姻官司的人八成都會看出這其中有太多不合理之處了,

而空姐老婆怎麼會結婚12年一個房子都沒在名下就算了,

說沒有錢也太教人納悶,

她都不理財的嗎?

所以這篇文章鋪的梗可說是一個有點爛的故事。

 

 

後半部能夠引用學者論述、以及一些數據,

並以與台灣有許多類似背景、

也是國人較為熟悉的國家:日本做為論述核心,

說服力是頗高的。

 

但是實際上這篇的文章盲點在於會使許多閱讀本文的全職主婦

或是暫時為了家庭轉為兼職、

或是暫時放棄工作上的升遷轉職等等任何考慮到家庭而在事業上做出看似讓步抉擇的女性受到打擊。

 

 

當然我想一篇文章很難完全兼顧所有層面,

這篇文章的出發點想必也不是為了批判貶抑全職主婦,

而是想提出一個有可能未來台灣女性會遇到的困境,

希望善意地提醒。

但過於武斷的建議絕對不是好的建議,

 

實際上在婚姻中在事業做出讓步與妥協的男性也存在

這些讓步都是為了建構更好更穩固的家庭

如果有女性因為這篇文章而盲目地認為死守著工作才是保障晚年,

而不是考量夫妻雙方收入、家務、人力等各方面的平衡,

恐怕是加速夫妻間的不協調

提早讓婚姻出現裂痕,

若是走上離婚一途還認為幸好自己有堅持工作不做任何讓步。

如此是否反而是倒果為因呢?

 

另一方面,

這篇文章也有個盲點,

那就是不把女性做為全職主婦的付出認為是工作

實際上國內外都已經開始有夫妻協調給予全職顧家者合理的薪資報酬,

類似這樣的觀念可以參考最近非常火熱的日劇《月薪嬌妻》(直譯劇名: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女性在婚後是否要繼續工作所要考量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受到專業訓練、學有所長,

或是收入不錯的女性,要轉型為全職家管自然是會有許多自身掙扎。

但婚姻與家庭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果是抱著巨大的委屈與受到勉強而做全職家管,

那這絕對不是好的選擇,

但如果女性選擇做為全職家管是在慎重考量自身接受度與家庭需求,

並且配偶是以一個尊重的態度看待家管

雙方能夠有良好的溝通協調

那麼家管絕對是另一種「工作」的好選擇。

 

我很認同文中三項建議中的第一點「要有一技之長」與第三點「有自己的存款」,

但是第二點「不要離開工作」就過於直覺式思考了。

真正會讓一個女性到晚年都保有財富自由的核心價值絕對不是死守工作

而是能有智慧地在年輕時就進行理財

並持續地做好人生風險控管

且保持良好的人際與學習精神

與社會脈動接軌的彈性,

一個不會理財也不懂做好風險控管並拒絕學習社會新知的女性,

即使死守著工作,

也不會帶來財富的保障。

婚姻如何維繫、如何在個人成就感與家庭照護間取得平衡以及理財都各自是一門大學問,

但我想在這個世界上要找出幸福到老的全職家管是很容易的事,

而一輩子在工作但並沒有快樂人生也沒有真正有錢的女性也不在少數,

因此「不要離開工作」絕對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建議。

 

謹以此文希望讓許多看了這篇文章可能心碎的全職家管們給予一些支持。

 

(歡迎轉貼連接轉載,註明出處即可,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到Dr. Melissa生活誌粉絲團按讚鼓勵,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 Melissa 的頭像
    Dr. Melissa

    Dr. Melissa汪郁榮醫師芳療醫學身心生活誌

    Dr. Meli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